关于拟推荐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省澄迈县、海南省东方市申报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海南省海口市演丰镇、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省临高县、海南省文昌市申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示

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环办生态函[2023]209号)要求,我厅积极组织我省各市县(区、乡)参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申报工作。经审核和预审,现拟推荐以下市县(区、乡)作为我省申报参加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并按规定进行公示如下:

一、海南省拟申报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省澄迈县、海南省东方市。

二、海南省申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海南省海口市演丰镇、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省临高县、海南省文昌市。

三、公示日期:2023年7月18日至2023年7月24日

四、公示期间,接受对以上市县(区、乡)作为推荐参加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来信、来访等问题反映。我们对来信、来访者的姓名和单位严格保密。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 强

电话:0898-65236079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美贤路9号海南省生态环境厅1004室

邮政编码:570203

电子邮件:hainanstb@126.com

附件:1.申报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基本情况;

2.申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案例。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2023年7月18日

附件1

申报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情况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琼中县”)位于海南省中部,是海南田字型交通网的中心,全县下辖 10 个乡镇,总人口 21.69 万人,土地总面积 2706.18 平方公里。琼中县是海南三大河流(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的发源地,海南第一、第二高峰均位于琼中境内,是名副其实的“海南水塔”“生态绿心”。琼中县还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集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自治区为一体,是全国仅有的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之一。

近年来,琼中县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秉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河湖长制、林长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保障措施不断完善,环境

风险防范体系基本建立,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省前列,生态旅游、生态体育、热带高效农业等绿色崛起亮点凸显。

一、坚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扛起“水源涵养、生态支撑”政治责任。 琼中县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一整套涵盖生态保护、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约束考核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印发实施《关于成立琼中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琼中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琼中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试行)》《琼中县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2022 年工作要点》等多项制度,形成分责、定责、追责全过程管理链条。全面实施“河长制”,在全省首创“河湖长+区域行政综合执法长”“河湖长+检察长”等机制。深入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实施环境污染“黑名单”、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披露等制度,完善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地方法规体系。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全面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将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落实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的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建立琼中县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工作台账。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约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核心问题上形成了强大思想共识。琼中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讲话重要精神,坚决扛起水源涵养、生态支撑建设政治责任,举全县之力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创建工作于 2021 年 12 月在省生态环境厅的指导下全面启动,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琼中县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印发《琼中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工作方案》《琼中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2022-2030 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各项建设任务,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

生态安全”四大攻坚战役。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印发实施《琼中县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方案》《琼中县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六个严禁两个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统筹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琼中县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五年保持在 99.5%以上,PM2.5年均浓度从 2016 年 15μg/m3下降至 2022年 11μg/m3,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琼中县加强水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持续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2022 年,全县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100%,农村污水处理率提高至 80%;全县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为优,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全省第三,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为 94.7%;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印发实施《琼中县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工作方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建立污染地块名录,编制《琼中县土壤污染源排查报告》,严格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 100%。2020-2022 年琼中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染地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 100%,被住建部评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严格生态空间管控。大力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全县共划定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630.34 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23.30%。严格按照生态保护红线“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的原则,不断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1210.73 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 44.76%,不断提升生态保护能力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建立健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印发《琼中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划定环境管控单元 118 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 91.16%。推动“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在编制园区规划时充分衔接“三线一单”成果,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支撑。

三、恪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变“绿

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琼中县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依托琼中女足品牌、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三大优势,构建以热带高效农业、全域旅游、生态体育为支撑的现代绿色产业格局,绿色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50%以上。在保护雨林资源的前提下,探索出“林+游”“林+农”“林+生态补偿”等“雨林+”绿色发展模式;“琼中绿橙”“琼中山鸡”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打造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延长生态农产品产业链,强化与“海澄文定”“大三亚”等城市圈互联。多领域探索生态保护补偿,全县 82 万亩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2020-2022 年分别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 4.41 亿元、4.72 亿元、5.74 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 13%,位居全国前列;与下游五指山市等市县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多途径探索“造血式”生态保护补偿路径,并成功入选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市县。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和满意度均突破 85%,绿色低碳日益融入生活,环保意识日渐浓厚,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了建设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的良好局面。

海南省澄迈县

澄迈县是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富硒福地、中国绿色名县,

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全县陆地面积 2072.97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470.53 平方公里,辖 11 个镇和金安筹备组、191 个村(居)委会,境内有 1 个省级开发区(老城经济开发区)、1 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海口综合保税区)和 1 个国家级枢纽港(马村港),全县户籍人口 57 万人。澄迈县生态环境优美,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等 80 多项国家级以上殊荣。

澄迈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 12 号文件精神,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为抓手,多措并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经济富裕”“生态优美”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创新体制机制,扬起生态文明建设“奏鸣曲”。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时刻把“两山”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党政同责,夯实创建保障基石。实施“党政同抓、上下齐抓”的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编制印发《澄迈县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工作方案》《澄迈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澄迈县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强化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明确责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大格局。规划引领,“指挥棒”启动“新引擎”。坚持“一块蓝图绘到底”,编制《澄迈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 年)》,明确重点建设领域、建设路线及保障措施,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实施《澄迈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各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央环保督查整改任务;成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积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创建工作强大引擎。

二、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演绎绿水青山“交响曲”。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贯穿始终的系统性工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力攻坚环保督察整改,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综合施策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力开展“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六大专项整治,全面落实河、湖、湾、林长制,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近岸海域水质等指标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2021 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99.18%,城镇内河水质达标率 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 100%,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在54%以上,先后荣获中国绿色发展典范县、“点赞 2021 践行生态文明发展优秀县”等多项荣誉。立行立改坚决守护绿水青山。强化督查压实责任,真抓实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坚决守护绿水青山。花场湾红树林整改工作作为正面典型列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看成效”系列在全国专题报道,盈滨半岛海南宁翔实业有限公司滨乐港湾项目违法围填海问题全面完成整改,被省整改入“督察整改见成效”正面典型进行报道。以良好的整改实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推动生态经济提质增效,奏响绿色发展“协奏曲”。

紧抓“双碳”机遇,大力实施“三县三地”发展战略,聚焦做好“港、城、网”三篇文章,着力构建具有澄迈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供应链物流、低碳制造业、热带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生态”转型工业。依托海南生态软件园、澄迈(南海)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基地,持续壮大数字经济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发展,坚持增量投入和存量调整并举,推进工业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高端制造方向发展。海南生态软件园在全省率先布局区块链产业,获批设立海南自贸区(港)区块链试验区,有闪易科技、腾讯、百度、华为等 7666 家企业进驻,占全省数量一半以上;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澄迈县首个营收破千亿、税收破百亿的新兴产业;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 122 家,排名全省第三;油服产业聚集效益初显,老城开发区低碳制造业集聚度达到 51.02%。以宝石花同方地热项目为样板,努力打造“零碳园区”,探索开展不同类型的零碳示范园区。福山油田CCUS 项目投产运行,未来有望成为“双碳”低成本高效率路径,助力海南省实现“双碳”目标。依托“生态”做特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依托富硒资源优势,紧密围绕建设农业“四化四县”的目标,强化农业品牌建设,打造长寿品牌。大力推广种植“6+2”特色品牌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 17.16 万亩,总产值突破 12 亿元,“三品一标”农产品有效认证数达 57 个,无核荔枝、澄迈福橙获双地理标志。澄迈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先后被授予全国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围绕“生态”升级旅游新业态。依托长寿文化、咖啡文化、古村落文化、民俗文化、火山岩文化以及富硒特色农产品等,大力发展特色休闲低碳旅游业,重点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区,培育形成生态观光农业、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生态旅游体系。建成 3 个特色产业小镇、11家省县两级共享农庄、11 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9 家椰级乡村旅游点。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和琼北最大佛教寺院永庆寺获批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罗驿村、大丰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洋道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兴苗村获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澄迈县荣获“中国最美休闲度假胜地”称号。

四、谱写绿色环保音符,唱响生态文明“合唱曲”。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地方教材(课程)体系建设,率先在全省启动环境教育进校园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开设环保课程,编制全省首本地方环保教材,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以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为依托,建立一批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定期举办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宣教活动;以低碳示范区、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湿地公园、生态村、绿色社区等为载体,构建区域生态文化交流平台,营造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舆论氛围。


海南省东方市

这里是“世界长寿市”,2272平方公里的热土上绵延着海南最大的热带平原—百万亩感恩平原,134公里长的海岸线坐拥八港七湾,这里物华天宝、资源富集,这里是——海南省东方市。东方市具有独特的自然优势,素有“花梨之乡”美称,是海南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业基地,是海南西南部的经济中心,是对外开放、创新和服务保障的重要门户窗口之一。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东方不断在生态文明领域取得新突破,获得了“第十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称号,44万东方人正在生动践行着新时代的生态文明。

一、制度护航,全力保障。

领导机制突出“高”。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3个国家级称号创建工作,高层次建立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指挥长,相关市委常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任副指挥长的“三创”工作指挥部,完善生态文明统筹协调机制,先后印发《东方市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东方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2年工作方案》等指导文件,定期召开“三创”工作指挥部会议,形成常态化机制,指导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考核制度突出“全”。方市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绿色发展等生态环境指标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考核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内容,并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作为各部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综合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应用。

监管体制突出“实”。建立实施了乡镇环境网格化管理,配置镇级、村级环保网格员,制定村级生态环境保护落实责任制,落实监管网格的环境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执法、监管联动机制,将排污许可建设成为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东方市生态环境局在2020年度全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生态环境部表扬。

二、生态治理,全力落实。

污染防治在于“优”。统一布局,组建东方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班;加强监测、实施网格化管理,强化水、气、土源头防控。2022年PM2.5为11.6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为127微克/立方米,均达到省定的考核目标。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镇内河湖全部消除黑臭水体,近岸海域考核断面水质总体为优,达标率100%,全市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抽查率100%,达标率100%。

生态修复在于“新”。创新河湖海湾管理工作机制,首创“河湾长办”,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成功申请中央财政海洋带修复项目资金3亿元。加强林地保护与修复,完成造林绿化面积8706.5亩,完成率达102%。印发实施《发布东方市野生动物禁猎区和禁猎期的通告》,把保护野生动物工作列为长效机制。开展沿海四个乡镇的红树林摸底调查,近3年均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的新造红树林湿地任务。

生态管控在于“严”。建设东方市“三线一单”应用系统,持续加强围填海行为的管控。进一步明确突出市级林长在森林督查图斑整改过程中的“领头羊”作用。成立副科级事业单位市河湾长制服务中心,制定《东方市河湾长制会议制度》《东方市河湾长巡查制度》等7项制度,强化科技支撑创新河湾治理新思路等8项创新。构建海湾整体保护和系统治理格局,形成“一湾一策”海湾管理保护台账。

三、产业创新,全面升级。

生态农业品牌化。积极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立足建设“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基地”,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基地化建设。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完善品牌运营管理机制。南繁水稻制种面积达8.2万亩,获评国家级制种大县,“东方味美”区域公用品牌位列2022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第九名,东方火龙果、蜜瓜获评省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瓜果菜出岛量排名全省第二。

生态旅游融合化。推动黎族传统工艺工作站申请首批海南国际设计岛文化传承类示范基地;开展白查村、俄查村世界遗产申请工作;推动乐妹、长田等5个村寨申请第二批海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挖掘打造“锦绣东方”少数民族传统元素。推进永涛花梨谷、自然瑰宝园A级景区、俄贤岭景区和鱼鳞洲风景区文化旅游精品化建设,推进椰级乡村旅游点创建和民宿评定,打造红色、文物古迹旅游线路,组织各单位开展红色旅游研学活动,举办各类品牌赛事,打造“体育+旅游”新模式。

生态工业清洁化。园区工业类项目引进增加科技指标要求属全省首次,加快建设海上风电示范等清洁低碳项目,持续推进凯润(东方)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打造智慧功能管网。强化能耗强度控制,加快推进低碳工业项目降低高碳经济在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结构,实施节能改造,202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156吨标煤/万元,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生态金融突破化。通过加大绿色企业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授信,抢抓市场源头、开展绿色金融营销等方式,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投放绿色贷款项目,推进绿色金融业务迈上新台阶。目前,全市共有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5家银行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共计发放绿色金融贷款4.5675亿元,助力绿色信贷,增添生态活力。

四、文明兴城,全民参与。

感恩文化泽福地。感恩作为东方的县名,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隋大业年间,百姓大规模自发日夜求雨,由朝廷御赐“感恩县”。当前,怀感恩心、说感恩话、行感恩事成为东方的社会风尚。县域感恩河、感恩平原、感恩烽火台、感恩学宫、感恩寺庙,彰显了东方感恩文化的丰富内涵。东方感恩文化催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和责任,也成为社会永续发展的思想智慧和文化力量。

美丽城镇惠民生。2022年完成了海汽家园小区等6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完成省下达的农村化粪池防渗漏改造2500户的目标,推动11个乡镇80425户家庭实现“气代柴薪”。加快建设竹金沟公园、福民公园,完成西湖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逐渐形成城市公园体系,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54%。感城镇不磨村(芒果)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城市节能保发展。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组织协调重大节能示范工程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公共机构等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培训和节能宣传。组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宣传活动,保障乡村振兴“用水”安全,实现全市供水保障率达到95%以上。引入信息化技术、配套系统化管理,依托陀兴水厂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站,为我市36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展日常检测。

全民参与促和谐。东方市融媒体中心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宣传报道。协调驻市媒体、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东方融媒号、“东方宣传”微信公众号,有效利用“报、台、网、端、微”全媒体资源,持续营造浓厚自贸港建设社会氛围。积极开展“禁塑”“节能低碳”“垃圾分类”“节水”等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东方市全体人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满意度达87.03%。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东方,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福地,正乘海洋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东风蓄势而来。

附件2

申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案例

海南省海口市演丰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典型事迹

近年来,演丰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大力开展红树林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探索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核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红树林生态资源为支撑,打造保护区外围乡村振兴带,发展康养度假、观光体验、生态农业、商贸服务等生态产业。以海南自贸港先行园区—江东新区为重要引擎,并依托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演丰镇逐步构建起城乡共生共促的整体格局,临空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演丰镇探索形成了以芳园艺术村、瑶城村、沉香健康产业园和临空经济区等代表的“两山”转化典型案例。

一、守护红树林,筑牢海南生态安全屏障。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 1980 年,198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 3337.3 公顷,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其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其生态系统。美兰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东寨港红树林立法保护,大力开展红树林保护和生态修复,将东寨港保护区打造为红树林科普宣教和科研合作基地,不断筑牢海南生态安全屏障,为珍稀物种打造美好家园。2014年 3 月,海口市人大常委会以全票通过的表决结果出台了《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将红树林湿地总体保护和控制范围由 5 万多亩增加至 12 万多亩。经过保护与生态修复,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面积由 2013 年的 1578 公顷增加至目前的1771.08 公顷,增加了 12%,有红树植物 20 科 36 种,占全国的 97%,成为我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林分质量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记录的鸟类从 180 种增至目前的 229 种,鱼类从 119 种增加至 165 种,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线上的重要停留地和中转站,每年冬季有 200 多种近 3 万只水鸟在保护区内栖息。以东寨港生态修复为主要内容的海口湿地保护修复项目获得了2020 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自然守护类大奖,被授予全球环境基金中国湿地保护体系项目示范点。红树林湿地碳汇价值得以实现。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保护价值极高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红树林为核心物种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储量显著增加,据估算,保护区固碳总量超过29.56万吨,碳税法获得总经济价值超过2.75亿元。2022年 5 月,东寨港保护区实现红树林碳汇交易量 3000 余吨,交易额达到 30 余万元,成为海南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

二、盘活特色资源,美丽生态变美丽经济的“生态旅游”模式。一是芳园艺术村的美丽蝶变。芳园村,是演东村委会下辖自然村,地理位臵绝佳,背靠东寨港红树林,距离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 2 公里,气候舒适、宜居宜旅、环境优美,具有一流的生态环境,负氧离子浓度可达 20000个/立方米,栖息鸟类品种可达 100 多种,植物品种近 40 种,是个可以深呼吸的“天然氧吧”。积极探索创建“企业+村集体+村民”发展新模式,形成以党建引领、政府主导、村企共建、村民参与的模式发展。芳园村已经成为周边游客争相前来的“网红打卡地”。随着芳园艺术村项目的落地见效,芳园村逐渐摘掉昔日“空壳村”的帽子,蝶变成为村美民乐的宜居新农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慕名前来的游客不断增多,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到村里,日子越过越红火。芳园村年均接待游客 8 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达到1200 万元,全村经济收入 2000 万元,实现村民人居环境,生活水平品质飞跃,为“空壳”村庄注入“实心”经济,并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国家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单位、海南省“五椰级”乡村旅游景点、海南省“耕耘者”研学基地、海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村民年人均收入也从 2018 年的 2.1 万元,增长到目前的 3.7 万元,芳园村已成为演丰镇打造多元旅游产业度假区的新标杆。二是 从“荒废古村落”到“田园会客厅”—瑶城的“复兴”之路。瑶城古村落始于明盛于清,村落整体呈簸箕形,东南高西北低,古时是演丰墟水上交通要道。明朝万历年间,由海南符氏过琼始祖第五十七世孙符观眉举人任安仁县丞起家始迁本村,并带四子分居三方,立溪边村、西排村、群龙村,清朝中叶以后,枝繁叶茂,三村连缀为“瑶城村”。1999 年起,瑶城村以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程再造为重点,统筹“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农村三项制度改革集成创新,积极推动瑶城美丽乡村示范项目落地见效,探索出了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保障新机制。瑶城美丽乡村项目创新了政、企、民合作模式。国企产业性建设投资,政府基础配套提升投资,政府投资会转化为村集体的收益分红权。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变美”的目标。瑶城村被海南省旅文厅授予五椰级乡村旅游点称号,成为江东新区名副其实的网红“田园会客厅”和海南北部最美的乡村综合体。全村年均接待旅游人次 2.69 万人次,全村旅游年收入 757.32 万元,全村经济年收入 2010 万元。

三、深耕沉香产业链,香树变身摇钱树—演丰沉香健康产业园。2007年,海南香树沉香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演丰镇原先零散种植的花卉苗圃地打造成沉香产业园,通过培育种植及收购移栽的方式,将零散分布在村民房前屋后、村头地块的原生沉香树移植入园,按照原生种、原生地、原生态的原则,对沉香珍稀树种资源进行保护,并积极探索从选种育苗、规范种植、科研生产加工、养生旅游、产品销售的产业化道路,成功解决了沉香等原料来源,同时有效保护了天然野生沉香珍稀树种资源。香树·演丰沉香健康产业园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原生态沉香老树林,是唯一野生变家种的驯化基地、自然、传统等结香方式展示基地,是目前国内唯一、世界少有的濒危物种沉香资源保育基地,被评为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海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首家“药用沉香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国家濒危南药沉香保育基地、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海南)、海南沉香产业化示范基地。产业园已形成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原生态沉香全产业链,运用“香树结香技术”、“沉香生产可追溯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沉香产业从选种育苗、规范种植、科研生产、旅游体验、产品销售的产业化道路,以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实现沉香产业健康发展,产业园主体海南香树沉香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连续 2 年销售收入超 1 亿元。未来将充分发挥产业园优势和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融合创新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将中医药生态、绿色和健康的理念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我省独特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将香树·演丰沉香健康产业园建设成本土中医药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形成全产业链生态系统,为海南沉香产业发展铸就核心带动力量。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典型事迹

水满乡是海南岛海拔最高的乡镇,位于五指山热带雨林核心区域,森林覆盖率高达89.13%,有“人间净土、天然氧吧”之美誉。“非常古老、至高无上”是黎族同胞对“水满”含义的深刻诠释。水满乡曾是少数民族聚集的贫困乡村,面对发展困境,水满乡党委政府主动践行“两山”理念,以敬畏之心答好“保护卷”;健全“两山”保障,以忠诚之心答好“制度卷”;提升“两山”影响,以实干之心答好“品牌卷”;促进“两山”转化,以为民之心答好“民生卷”。通过答好“四张考卷”,水满绘就了“雨林藏金”“茶叶生金”“乡情养金”和“文化润金”——“四金”相互渗透、互为支撑的“两山”转化画卷,为海南省乃至全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南样本”。

一、践行“两山”理念,以敬畏之心答好“保护卷”

水满乡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关键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良。水满乡森林覆盖率达89.13%,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89.78%,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面积占比86.56%,是以云豹、野生海南猕猴、桫椤树等珍稀动植物为代表的生态宝库。全乡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总体质量为优,河段、监测湖库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达到海南省和五指山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保护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保持100%,PM2.5浓度年平均值保持在个位数,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均远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限值要求,达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境内全部为优先保护类耕地,土地治理优良,不存在受污染地块。

二、健全“两山”保障,以忠诚之心答好“制度卷”

水满乡的“两山”转化实践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为水满撑起的制度“保障伞”。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引领下,水满乡牢牢把握“生态核心区”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一是以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全面落实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稳步推进“林长制”,建立了乡、村二级林长制制度体系,全面推行林长制相关工作;发布了《水满乡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方案》,明确了河长制实施范围、组织体系、保障措施、河长及河长制办公室职责、河流管护目标和六大主要任务等,以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二是用规划总领产业发展。印发了《五指山市水满乡总体规划暨水满乡旅游度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8-2030)》,明确了重点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的准入事项和发展产业,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饮用水源保护区、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等区域保护;发布了《五指山市水满乡雨林茶园风情小镇发展建设规划》《水满乡开展“爱国、爱海南、爱家乡、爱家庭”卫生健康大行动工作方案》,为水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提升“两山”影响,以实干之心答好“品牌卷”

依托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水满乡成功举办黎族苗族“三月三”袍隆扣祭祀大典、雨林音乐节、雨林服装秀、早春茶开采节、环岛自行车赛、五指山亲水三项赛、无人机雨林穿越赛等文体活动,提升了地区旅游品牌;积极推进热带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指纹茶园等一系列农产品品牌,水满茶获人民网、海南日报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推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完成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认定,以传统技术为基础形成系列文化品牌。截至目前,水满乡已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总格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不断打通,先后获得“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海南十大风情小镇”“海南省文明乡镇”“海南省生态文明乡镇”“海南最美小镇”“国家卫生乡镇”“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海南省旅游小镇”、2022年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四、促进“两山”转化,以为民之心答好“民生卷”

水满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以海南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统筹利用好热带雨林、大叶茶等生态资源以及黎苗族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了“雨林藏金”“茶叶生金”“乡情养金”和“文化润金”的“四金”转化路径。

(一)“雨林藏金”的“雨林+”生态经济模式。在保护雨林的前提下,挖掘旅游资源、大叶茶等种质资源,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过完善护林员等保护机制、巩固雨林生态保护文化、保护性发展生态旅游等工作,有效保护和提升了雨林的碳库、水库,充实了水满居民的粮库、钱库,走出了一条“雨林藏金”的雨林生态经济转化路径。

(二)“茶叶生金”的“茶叶+”融合发展模式。紧紧围绕水满雨林茶园风情小镇的建设目标,从“茶叶+生态”“茶叶+旅游”和“茶叶+文化”三方面着手,努力打造“茶经济”,水满茶从最初的粗放型茶叶种植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品牌化,形成了投产4700多亩的本地大叶种茶园,催生了“椰仙”“印象水满”“苗绿香”“水满润红”“真吾乡”等30多家本地茶叶品牌,打造出永训村指纹茶园、生态茶园等茶旅融合、茶链延伸的典范。水满茶这片小小的叶子正以其“琥珀汤、奶蜜香”的鲜明特征,征服越来越多的爱茶之人,“泡”出一个又一个富民产业。

(三)“乡情养金”的乡村经济振兴模式。随着茶叶等生态产业兴起,水满的浓浓乡情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带头人留乡发展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走出一条以美丽乡村迷人、以特色乡味留人、暖暖乡愁醉人的乡村振兴之路。在百镇千村建设工作中,五指山市从产业到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因地制宜地推动水满乡的改变,村民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涌现出毛纳村等融合茶、黎族风情、乡村美景等元素的全域旅游试点。

(四)“文化润金”的民族文化经济模式。深挖特色黎族文化,找准文化与产业发展融合点,用文化滋润产业。夯实黎苗文化载体,倾力打造黎峒文化园;丰富文化节庆活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弘扬黎族医药文化,推动民族医药学术交流。通过文化挖掘、文化宣传、载体建设等方式,走出了一条“文化润金”的民族文化经济转化路径。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典型事迹

三亚市崖州区位于海南岛南部偏西,地处宁远河下游开阔地带,毗邻南海,是我国距离千米深海最近的地区。北纬18°的光和热使得崖州这片热土农业生产优势十分突出,是我国最大的南繁育种基地,也是重要的反季节瓜菜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崖州建制至今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三亚文脉”的起点,境内有崖城学宫等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海色涵山,坐拥南山、大小洞天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红色文化赓续传承,梅山革命老区“二十三年红旗不倒”。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主力军之一——崖州湾科技城的崛起,崖州这座千年古城也迎来了腾飞的新机遇。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考察,对崖州探索种业创新、发展海洋科技的做法表示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三亚调研的主题始终紧紧围绕“种子”和“海洋”,这与三亚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密不可分。

近年来,崖州区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深入实施“三城三地一古镇”发展战略,紧抓崖州湾科技城建设机遇,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

一、聚焦生态优先理念,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标杆。崖州始终秉承“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宁远河综合整治,“母亲河”宁远河成为“幸福河”;扎实开展崖州湾海洋生态修复,全面推进渔业绿色转型;全面落实“禁塑令”,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GEP核算,强化绿色示范引领。2022年,崖州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PM2.5年均浓度低至9微克/立方米;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近岸海域监测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均为100%,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

二、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实现“两山”绿色转化。

(一)勇担“国之大者”使命,打造“南繁硅谷”。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崖州全力推动“南繁硅谷”建设,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做出突出贡献。一是划定并永久保护6.21万亩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建成7.80万亩南繁高标准农田,切实保护南繁耕地;二是建设高效的南繁管理服务队伍,构建“菜单式”田间服务清单,搭建“崖州科农”等数据平台,实现南繁数字化管理与服务;三是在全国首创种业CRO合同育种模式,承接南繁育种从播种到新品种种植推广销售的全链条服务,聚焦“第一口鲜”,推动南繁成果本地转化。四是打造全球最大的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和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三亚),全面提升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五是全力推进崖州湾科技城、崖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等10个公共性、开放性科研平台,引进南繁单位275家,汇聚南繁科研力量。六是探索出南繁土地“分时租赁”“南繁/瓜菜+水稻+绿肥”轮作模式,实现“钱粮双丰收”。崖州依托优良生态环境优势,探索出“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创新之路,在崖州加代繁育的新品种有2600个,约占全国新品种的50%,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二)“碧海蓝天”也是“金山银山”,扬帆海洋强国新航程。崖州区以海陆综合整治为抓手,以拓展海洋生态产业化为路径,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海洋产业融合发展,为海洋强省建设书写新篇章。一是制度先行,健全并落实湾长制等海洋环境保护机制;二是全面清退辖区内3164亩海水养殖塘,开展崖州湾海岸带、珊瑚礁修复等工程;三是凝聚共识,促成“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成立,带动社会各界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四是打造三亚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建成全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基地,积极发展深海养殖、渔获二次加工,打造休闲渔业新业态;五是打造深海科技城,建设南山港科研母港、海洋牧场等深海科创平台,着力发展“深蓝”特色产业。2023年2月,上百头中华白海豚畅游崖州湾,标志着区域海洋生态的全面改善;崖州渔港经济区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不断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三)“革命红”引领“生态绿”,滨海渔村变新“Young”

梅联社区原是靠海吃海的小渔村,近年来梅联社区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擦亮美丽渔村招牌。与蓝丝带等环保公益组织合作,通过“时光超市”志愿点、开展“婚丧新风 净塑行动”等志愿活动,促使村民环保意识觉醒,带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进渔民上岸,积极发展民宿康养和旅拍婚庆产业,打造“无废民宿”和“婚庆小镇”,培育特色梅联社区文化品牌,将美丽资源“变现”。

2022年,梅联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26800元,较2018年增长了3.35倍,实现了生态惠民、富民;先后荣获“三亚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最美人居环境整治村”等称号。

(四)悠然见“南山”,“长寿村”文旅融合“两山”转化之路。崖州坚持先保护后开发,高标准打造了南山、大小洞天两个国家5A级景区。深入推进“景区带村”发展模式,连续举办24届南山长寿文化节,擦亮南山村“长寿村”金字招牌。南山村聚焦文、康、游产业,大力发展康养民宿产业、盆景艺术产业和庭院经济,通过“景区+美丽乡村+盆景产业+康养娱乐”的发展模式,走出特色乡村“两山”转化之路。

近年来,三亚市崖州区“两山”转化成效凸显,GDP总量由2020年的68.16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26.96亿元,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22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612元,位居海南省前列。崖州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等称号,走出了一条具有崖州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典型事迹

“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这首脍炙人口的海南民歌出自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琼中县”)。琼中县地处海南省的地理中心,是海南田字型交通网的中心,也是海南三大河流(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的发源地,海南第一、第二高峰均位于琼中境内,是名副其实的“海南水塔”,素有“绿色宝库、海南心肺、三江之源”的美誉。琼中县还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集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自治区为一体,是全国仅有的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之一。

由于地处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琼中县长期以来发展条件受限,曾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滞后的双重压力,琼中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两山”转化作为突破点,努力探索贫困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被列为全省唯一“农”字头省级产业园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打造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探索形成“红色+绿色+黎苗文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响“琼中女足”品牌,通过赛事经济引领旅游、农业快速发展。此外,琼中县积极融入国家、海南省生态补偿实践,主动探索多领域生态保护补偿,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一、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做好“海南水塔”守护人。琼中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牢筑生态空间安全格局,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6.2%,23.3%的土地被划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44.8%的土地被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守护生态空间;持续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五年在海南排名第一。2022年,琼中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5%,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4.7%,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100%,切实扛起“海南水塔”守护人重任。

二、用好“两山”转化金钥匙,打开生态发展新空间。

(一)做好“雨林+”文章,增绿增收两相宜。琼中在保护雨林资源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雨林经济,探索“雨林+N”的产业模式,实现特色产业多重覆盖,让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鼓起“钱袋子”。

“林+游”——“全域森林康养”步入快车道。琼中县立足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一是加强热带雨林核心资源保护,提高雨林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二是大力发展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在保护中开发,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三是积极培育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吸引大观沉香产业园等20余个森林康养项目落地,打造全球高端“森呼吸”旅游康养福地。

“林+农”——生态农业鼓起农民钱袋子。琼中县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雨林绿橙”“雨林大叶茶”等特色生态农产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产品 琼中绿橙》等标准体系,强化生态农产品品牌管理;多渠道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助推生态农产品“走出去”。建成海南唯一的“农”字头省级产业园区——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不断延伸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及附加值。

“林+补”——生态保护补偿实现“护绿、增绿、活绿”。琼中县在做好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综合补偿工作的顶层设计,完善重点河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森林生态直补等机制。2020-2022年,琼中县分别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4.42亿、4.72亿、5.74亿,年均增长率高达13%。

2. 打好“生态+体育”组合拳,推动农体旅融合发展。琼中女足从“草根”球队到七战七捷的世界冠军,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琼中县依托生态环境及琼中女足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体育+”产业,建成中国女足青训中心,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精品赛事体系,打造“赛事经济”。通过吸引专业运动员驻训、举办体育赛事及“文旅体”融合发展的辐射带动,让原本寂静的山区小城镇人气趋旺、活力增强,“生态体育+”成为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大舞台。

3.推进乡村“三变”改革,盘活“沉睡”生态资产资源。近年来,琼中县将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聚焦乡村闲置生态资产资源,大力实施“千村千企”战略,村企共建赋能生态产业化,推动“沉睡生态资产”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开创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局面。

三、主要成效

“十三五”以来,琼中县GDP年均增长率达5.93%,2022年,琼中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005元、17068元,分别为2016年的1.45倍和1.75倍。基本构建了以体育赛事、园区经济和森林康养为支撑的绿色产业格局,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成为海南省第一批脱贫摘帽县,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十佳精准扶贫创新县”“中国天然氧吧”等多项荣誉。


海南省临高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典型事迹

临高县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是连接“海口-澄迈”和“洋浦儋州”两大经济中心的门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陆海统筹、综合防治原则,依托地缘区位、生态资源、滨江临海等优势,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转化为生动现实,打造了一系列“两山”典型转化模式,转化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形成可示范、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一、“碧海寻金”—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渔业。临高县是海南省最大的海洋渔业县,海域面积共 1509平方公里,适宜发展海洋牧场渔业海域 20 万亩,海洋水产资源丰富,近海岸海域水质优良,为持续发展海洋渔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临高县充分利用优良海洋生态环境和丰富海洋资源的优势,推进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渔业产业由近海向远海和外海发展,重视科学化生产经营,研发抗风浪大型网箱和自动投料新技术,发展“耕海牧渔”新模式,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边利用边保护”。临高县渔业产业蓬勃发展,打造“后水湾”知名品牌,水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

国内20多个省份。同时,采用“贫困户+村委会+公司”等合作模式,发挥扶贫带动作用,搭建农民致富“海上银行”,帮扶贫困农民 7800 多人,累计分红达 2300 多万元。企业与贫困户互利双收,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实现临高县“两山”示范案例在全省全面开花。

二、“热果炼金”——依托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做强做优热带水果产业。临高县良好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成为种植热带水果的“天然温室”,长出来的热带水果品相佳、口感高,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临高县立足生态优势,依托龙头企业—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生态农业绿色发展、推进联农带农协同发展、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产品品质、打造产品品牌等举措,盘活了土地资源,传播了绿色种植理念,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增收,促进了特色化发展、品牌化经营,提高了临高县农业产业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了农村美丽经济发展,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该模式能够为其他地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提供了一种可复制的典型经验。

三、“蓝碳换金”—依托红树林碳汇资源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红树林是国际公认的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单位面积固碳潜力大。临高县充分挖掘海洋资源优势,利用 5174亩红树林资源,建成覆盖全县 3 个镇 15 个村集体、约 4.8 万人的蓝碳“碳库”,引领国际碳汇交易市场,推动海洋“碳库”变“金库”。临高首创“互联网+林业碳汇+精准惠农”模式,依托微信开发“临高县林业碳汇惠农”碳汇交易平台,充分开发县域内红树林碳汇,由单位、企业、个人购买,用于抵消所产生的碳排放。同时,创新引入“保险+银行”碳汇价值综合金融服务,为红树林投保,人保财险可赔偿损毁的红树林碳汇价值;临高农商银行推出贷款政策,农户可以将预期红树林碳汇收益权质押作为增信措施,向银行贷款用于发展生产,盘活农户的“绿色资产”,践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收益,助力乡村振兴。全县 5000 多亩红树林“碳库”20 年内预计碳汇交易收益可达 250 万元。临高县红树林碳汇的成功交易,标志着海南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有了新的突破,成为海南省碳汇交易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值得海南省其他区县和国内其他地区推广和借鉴。

四、“聚土生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升值生态资产。临高县新盈镇是全省首个开工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国家级试点乡镇,地处琼州海峡之滨,后水湾内,濒邻北部湾,拥有海岸线 7 公里,海滩涂 3500 亩,港湾 5 个,拥有沿江滨海、丰富渔业资源、红树林资源、良好农业种植基础,农用地占到 74.47%,是一个繁荣富裕小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农村“三生”空间布局,引导规模化发展热带高效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支持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打造新盈镇特色产业,发挥土地整治“1+N”的综合效益,激活乡村高质量发展动能。试点已开工项目新增水田约 1150亩,旱改水约 1200 亩,不仅有效解决了耕地占补平衡的问

题,还有效破解了耕地进出平衡的难题;通过矿坑修复,实现了“矿坑变良田”;形成 3 个农业园区雏形,正在试种特色水稻,将有助于提升粮食质量。该模式在保护农民、渔民4原有土地权益条件下,推进“生态空间优化+现代农业+乡村

振兴”的融合发展,为沿海农业、渔业发达村镇一二三产融合、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可以推广示范案例。

五、“慢旅创金”——打造国际慢城推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临高县东英镇是海南岛西北侧的一个沿海小镇,南高北低,视野开阔,有海岸线 14.5 公里,有自然滨海浴场 2 个、海域港口 1 个。东英镇生态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森林覆盖率达 46.6%,海岸线保持原生态,沿线无房地产开发项目。东英镇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其成为临高打造国际慢城的最佳地点。目前,临高县坚持规划引领,探索“投建营”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全面启动东英滨海国际慢城创建,精准投入产业资金,撬动优质社会资本参与打造了头洋海堂、耕读山房、观海民宿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引入专业化团队运营,带动了 46 个脱贫村,发展壮大了滨海民宿、农耕劳作、田园旅游等体验新业态。东英镇国际慢城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形成与国际时尚慢文化直接接轨的高能级产业开放发展平台,引领带动滨海国际慢城休闲体验区建设,还有助于构建以慢生活、慢运动、慢文化等为主题的全域旅游产业体系,促进农旅、文旅产业融合,助力临高打造成海南自贸港慢生活、绿色消费和生态旅游目的地,能够为沿海地区推动农旅文旅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海南省文昌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典型事迹

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呈三面环海半月形,拥有303.19千米海岸线。文昌市是生态福地,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2018-2020 年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核中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前两名,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文昌生态环境优美,是旅游胜地,有“琼东第一峰”之称的铜鼓岭、蓬莱仙境般的七洲列岛,有“海上森林公园”之誉的八门湾百里红树林。文昌文化底蕴深厚,是海南闽南文化发源地,有 600 多年历史的孔庙,有近300 年保持完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会文十八行村,有举世闻名的宋氏祖居,全国、省级、及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文昌气候怡人,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最大的开放式低纬度滨海航天发射场所在地。文昌盛产美食,有珍奇海鲜、美食佳肴,“文昌鸡”位列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椰子”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素有“海南椰子半文昌”的美誉。

2022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文昌市考察时强调,“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努力建成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海南的实践成效,希望海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文昌市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要求,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和民生福祉的绿色发展路径。打造出守好生态优势引来发展新动能的生态旅游模式、护好生态资源换来生态产业长效发展的绿色养殖模式、用好生物资源优势实现保护与发展协同的生态农业模式、治好水环境提升民生福祉的乡村振兴模式,不断推进生态文明改革试点,在“两山”转化体制上作出具体实践,推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昌模式和文昌经验。

一、重保护强修复,绿水青山底色更亮文昌市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2022 年,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优良天数比例为98.6%,PM2.5 浓度为 12 微克/立方米。城镇内河流断面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为优,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99.39%。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耕地pH 值提升率均达100%,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污泥安全处置利用更加规范。森林覆盖率高达 44.1%。文昌市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实施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海南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退塘还林还湿和补种红树林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清退鱼虾塘面积12855.73 亩,在适宜种植红树林区域恢复造林2679.05 亩,稳步推进“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文昌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草床修复成为海南省海草床生态修复的首个成功案例。

二、突特色延产业,金山银山成色更足。文昌市坚持抓牢抓实各项试点任务,大胆改、深入试,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昌模式、文昌经验。以“国际航天城”战略为契机,发展“航天+旅游”新思路,推动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旅游,打造天下独有的既能联想“下五洋捉鳖”、又能梦想“上九天揽月”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为文昌市带来了近16 万人次/年的游客量。持续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做大做强热带特色农业经济。形成了粮食作物、瓜菜、热带作物、热带水果、畜牧业、海洋渔业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文昌鸡、文昌椰子、冯家湾花螺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序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建成了我国首家以椰子文化为主题的海南春光椰子王国观光工厂和全省首个航天育种基地。以文昌鸡养殖为代表的联农带农生产模式已经在文昌、琼中、琼海、乐东等 4 个市县的 15 个村集体成功落地,2022年,以上村集体共获养殖纯收益 555 万元,共带动农户获得养殖纯收益 5721 万元。创新“鱼虾上楼”、“渔光互补”等生态治水新模式,打造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发展道路,实现养殖户人年均纯收入达到 5 万元/年以上,收入增长15%以上。振兴生态以谋经济,重兴镇不断提升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通过胡椒绿色生产实现“收入”和“水质”双提升,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的“金山银山”。

三、敢创新勇作为,转化机制特色更显文昌市持续创新体制机制,稳步推进“两山”基地建设。着力形成协同推进体系,成立文昌市“两山”基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两山”创建工作。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制定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将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镇、村(居)委会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现全市环境监管常态化和全覆盖。推行绿色发展环保政策,出台环境监测改革、海岸带开发治理等相关政策,扎实有序高效推进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严格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十三五”期间受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件525件,按时办结率达到 100%。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离任审计机制,充分发挥环境目标责任制和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工作对“两山”转化的促进作用。

下阶段,文昌市将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擦亮“航天文昌 魅力侨乡”城市名片,以国际航天城建设为引领,锚定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世界领先目标,打造良好生态资源,着力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有效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努力走出一条有代表、可复制、可持续的文昌市特色“两山”实践创新之路,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