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区域特色,既好用又要实用!海南西藏“三线一单”通过审核

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区“三线一单”成果近日通过审核。海南和西藏突出对发展需求与保护底线的统筹考虑,高标准制定生态环境质量目标。

海南在“三线一单”编制过程中,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要求,以生态环境质量居于世界领先为目标导向,按照“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要求确定环境质量底线。西藏作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在生态空间识别中,突出国家对西藏的生态功能定位,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和重要区、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和敏感区覆盖全域;同时充分考虑西藏实际,在生态评价中,增加冻融侵蚀敏感性评价。

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高标准制定生态环境质量目标

“对于海南的‘三线一单’的评审,不是通过不通过的问题,而是要不要树样板的过程。我的意见是树样板!”在海南“三线一单”成果审核会议现场,担任专家组组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对于海南“三线一单”编制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

海南省按照环境要素和科学管控的原则提出了三类不同环境管控单元,突出城镇、园区、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等管理主体。全省共划定871个环境管控单元,其中陆域595个、海域单元276个。

“宜粗则粗,宜细则细。在全省、片区及市县等层面分别提出针对共性问题的总体准入要求,将生态环境管控要求细化到具体单元(至乡镇、园区级),提出差异化的分区准入要求。”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孔令辉补充说,在环境管控单元划定基础上,海南充分考虑区域发展战略和生态本底,衔接现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提升“三线一单”成果,聚集突出问题,制定全省东南西北中五大片区、18个市县及1个经济开发区的准入清单,形成了省、片区、市县、单元四级管控层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涵盖了整体管控和差异化管控的要求。

海南对生态、地表水、气和土壤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评价,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资源环境数据支撑。同时,在多规合一确定的地类基础上,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转化为不同区域和环境控制单元的差异化管理和准入要求,强化了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地,提升了管控精准性。对此,在专家审核环节,海南“三线一单”编制中充分考虑系统性和空间化特征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海南“三线一单”编制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区位和生态禀赋上,在加强近岸海域和岸线资源保护方面,如何实现陆海统筹?针对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金凤君提出的这一问题,海南省在“三线一单”编制过程中,结合全省25条入海河流入海口近岸海域水质要求确定河流水质目标,将近岸海域重点管控区对应的入海河流所在的控制单元纳入重点管控单元,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禁止类、限制类)均纳入近岸海域和岸线的优先保护区,注重对海岸线的保护,加强与海域生态保护红线的衔接。

生态空间划定占国土空间比例在全国最高

与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海南相比,地处地球第三级的西藏就更加“特殊”。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以及自然保护地面积居全国第一的地区,如何科学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成为“三线一单”编制过程中绕不过去的一个焦点问题。

在西藏“三线一单”成果审核会现场,专家们认为,“三线一单”的编制为西藏开发活动提供了依据和遵循,可以统筹协调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区域发展的关系问题。

“基础数据扎实、技术路线科学、操作性很强,是我们国家‘三线一单’在高海拔地区编制和应用的一个典范。”审核组审核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李巍认为,西藏是我国所有省份中发展与保护要求定位最高的区域,这就要求在“三线一单”编制过程中要针对特殊问题有所创新。

对此,西藏在“三线一单”编制过程中,紧密结合西藏水环境特征,考虑融雪补给占有重要地位,将藏北内流湖区、雅鲁藏布江下游冰川集中区域划为水环境优先保护区,控制开发活动,保护水源。

“核心环节、核心矛盾、核心问题抓得比较准,整个报告在编制过程中突出了‘大保护’这一主题。”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洋看来,西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地,必须立足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以生态保护为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西藏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基调和前提一定是保护。”王浩强调说,西藏“三线一单”的成果紧扣区域定位,突出区域特点,立足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划定的生态空间占国土空间比例在全国目前所有完成的“三线一单”编制的省份中最高,将88%的国土空间划入了优先保护区;同时立足区域特征,在生态空间识别当中增加了冻融侵蚀等一些特色。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划定优先保护单元316个,划定重点管控单元295个。

无论是海南还是西藏,这份特色鲜明的“三线一单”成果凝结了众多人的努力和付出。“既好用又要实用。”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强调,要把成果运用好,尽快推动年底成果的落地发布;同时,要做好与相关制度的衔接,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