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关于政协第七届海南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民主党派提案第0312号办理情况的答复

(B)

农工党海南省委会:

贵委在政协第七届海南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海南蓝色碳汇发展的建议”(第0312号),省政协办公厅交由我单位主办。我厅高度重视,会同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林业局等协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提出了有关办理措施和意见。我们认为,贵委所提的建议对海南蓝碳发展工作很有价值。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蓝碳发展顶层设计,不断提升蓝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定位

(一)建立“1+N”政策体系。“1”是《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N”是由相关重点领域的达峰方案和重点配套政策的保障方案构成。其中,《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将“多措并举推动蓝碳增汇”作为八大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将“推动海洋蓝碳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八大专项工程之一;把“提升海洋碳汇水平的具体实施方案”作为保障方案之一。

(二)纳入规划体系。《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海南省“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推动蓝碳资源保护与利用,强化协同增效,推动海洋碳汇助力碳中和。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也明确要求,加强海洋碳汇研究,高水平建设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推进蓝碳增汇等示范工程。

(三)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发展路线设计。一是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意见》明确2025年,完成我省近岸海域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海藻场等八类典型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工作。二是推动海南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工作以及巩固提升我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目前正在编制《海南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工作方案》《海南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三是印发《海南省推进林业碳汇工作方案》,提出“增强湿地稳碳促汇”的工作任务,“十四五”期间全省计划新增红树林3万亩,修复退化红树林湿地4.8万亩。

二、成立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夯实蓝碳发展基础能力

为推进蓝碳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于2022年2月23日正式揭牌成立,职责包括开展蓝碳科学技术及政策研究、推进蓝碳相关试点示范和推动蓝碳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等。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也明确要求,加强海洋碳汇研究,高水平建设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推进蓝碳增汇等示范工程。目前,蓝碳研究中心正积极推进各项研究工作。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一)开展红树林、海草床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整治修复工程。一是积极申报中央资金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019年以来,海口、文昌、琼海等7市县成功申报了8个中央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专项项目,资金总额15.1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我省已完成红树林新造243.3公顷,修复138.9公顷,为滨海湿地保护和恢复做出了贡献,提升了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二是设立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资金。目前,我省共下发给琼海、文昌、万宁等6市县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资金约1.5亿元,顺利实施13个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资金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课题及项目,有效促进了我省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二)加快推进海洋牧场项目建设。一是印发《海南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规划2021-2030年)》《海南省海洋牧场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加强海洋牧场建设政策支持。二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截至目前,我省已初步建成三亚蜈支洲岛、文昌冯家湾等5个海洋牧场,正在建设儋州峨蔓等3个海洋牧场。已下达6000万元用于本年度琼海潭门等3个海洋牧场的启动建设。已下达600万元进行三亚市三亚湾、万宁加井岛等4个海洋牧场前期工作,并计划2023年投资8000万元进行项目建设。

(三)开展珊瑚礁、麒麟菜、白蝶贝等生态保护与修复。一是2021年底印发《加强保护地内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从调查、监测监控、联合执法、保护和修复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二是“十三五”期间珊瑚礁生态修复完成投放生态礁450组,移植珊瑚礁苗4000株。三是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珊瑚礁修复0.59公顷,培育珊瑚苗3500株;在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修复麒麟菜1平方公里、修复海草0.08公顷;在海南白蝶贝省级自然保护区投放5000个白蝶贝苗,以增加白蝶贝资源数量。

四、完成我省蓝碳产品首单交易,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一)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积极开发以蓝碳为代表的生态金融产品,开展以蓝碳为重点的气候投融资研究,探索以蓝碳为引导的区域及产业发展模式。今年5月31日,我省蓝碳生态产品成功交易,本次交易是蓝碳资源价值转化的实质性突破,是把优质生态资产转化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资本的有益尝试。

(二)开展碳市场政策研究。梳理国内外碳市场的运行与配套政策制定情况,开展蓝碳交易价格、机制与制度创新研究,推动构建适用于蓝碳参与碳市场的政策体系框架,启动蓝碳交易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研究。

五、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交流平台构建

(一)推动国际交流平台构建。在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等部门指导下,联合省内外相关机构,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关系、国际交流平台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交流的便利条件,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分论坛、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等海南主题活动,促进我省与东盟国家在海洋环保、岛屿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

(二)组织蓝碳会议。联合国内外蓝碳领域知名专家和机构,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组织多场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交流常态化。自今年成立以来,蓝碳研究中心已成功举办两届蓝碳学术交流活动。

六、深化宣传引导,打造蓝碳品牌宣传工程

拓宽蓝碳传播方式和路径,有效开展宣传教育,讲好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蓝碳故事。

(一)通过世界环境日、低碳日、蓝碳进社区等多种途径,开展蓝碳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蓝碳的关注与认识。

(二)与中国环球电视网、海南日报、南海网等新闻媒体加强交流合作,从双碳科普到专家视角,由点及面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及蓝碳传播。

(三)建设和运维自媒体,开设“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公众号,每日更新蓝碳相关内容,覆盖国内外双碳政策及最新科技资讯,蓝碳前沿理论研究、绿色金融和碳市场等方面。

七、下步工作计划

(一)高水平推动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用足自贸港政策优势,不断做实和持续创新“实体+联盟”的工作机制,吸引全球顶级人才,组建具备国际视野、充满创新活力的研究团队。建设蓝碳实验室,构建覆盖典型蓝碳生态系统的科学观测网络,开展蓝碳理论技术研究。

(二)持续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碳汇开发继续推进海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工作,有序进行碳汇项目开发并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同时结合《海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持续强化海岸带及红树林、海草床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更好发挥蓝碳效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做出贡献。

(三)积极开展蓝碳国际交流合作。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南海主题分论坛、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等国际会议,筹划举办岛屿地区研修班,设置岛屿国际合作、蓝碳等方面议题,搭建蓝碳交流合作机制。协同有关部门开展东屿岛零碳示范园区建设,打造零碳博鳌亚洲论坛,同时积极探讨在有关涉海分论坛中增加蓝碳等方面的议题,引导大家关注蓝碳。联合国内外蓝碳领域知名专家和机构,组织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国际交流常态化,把海南打造为在国际上展示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靓丽名片。

感谢您对蓝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附件:海南省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意见征询表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2022年7月8

(此件主动公开)

              

抄 送:省政协办公厅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李龙

联系电话:0898-65686023


相关文档